首页> 基金 > > 正文

邻水县第九中学校:坚持“三园”同创 携手共建生态文明校园

2023-04-04 11:31:48来源:教育文摘周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邻水县第九中学校创办于2022年7月,占地面积129亩,总建筑面积36095.36平方米,现招收小学一至六年级教学班8个,现有学生343人、教职工30人。

自建校以来,学校始终遵循“生活即教育”理念,依托绿色校园、洁美家园、求知乐园“三园”建设,厚植绿色发展理念,加强生态文明教育,着力构建“魅礼”课程体系,打造“尚礼”德育品牌,努力探索特色办校及育人路径,为学生终身发展营造绿色、文明、和谐的良好环境。

建设绿色校园,共享生态美景

一是超前设计,高起点规划绿色校园。按照“有机生长、融合共享、开放交流、生态集约”设计思路,围绕学校发展定位,在保护利用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,将绿色学校建设与校园文化打造有机结合,规划绿化面积35828平方米,分区建设梧桐路、香樟带、榕幽径、红叶林、崇礼园、吟春园、绿廊、画廊、听雨廊等景观,彰显区域生态优势,实现山、水、林、校、城的和谐统一。二是同步发力,高标准建设绿色校园。秉持环境育人,顺应自然打造。坚持绿化与建筑同步规划、同步建设、同步交付,运用“临山筑校”“依山植绿”手法,因地制宜,投入资金130余万元,种植朴树、日本晚樱等乔木400余株,栽种大叶黄杨、南天竹等灌木3500余平方米,铺设草坪10000余平方米,绿化面积14500平方米,完成小学部教学楼、运动场等区域绿化,绿化覆盖率达到40.47%。利用校内天然地下水资源修建地下蓄水井,把建筑融入景观,把节水节能融入景观,提高能源与资源使用效率,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三是四向拓展,高质量升级绿色校园。深入挖掘校园内外一切可利用资源,见缝插绿、立体增绿,放眼校园,目之所及,移步有景,满眼皆绿。目前,学校围墙外长620余米的法国梧桐、香樟林荫道错落有致、连片成林;在校园周边边坡种植草坪、小叶黄杨、紫薇、香樟等植绿12000余平方米,丰富配套景观,拓伸景观层次。占地28.5亩的生态停车场已启动规划设计,建成后,将实现“环保低碳、自然降噪、通绿透美、和谐与共”目标。

打造洁美家园,齐享和谐温情

一是开展绿色文明在手中行动,争做造绿增绿践行者。抢抓每年10月、3月植树的大好季节,在校内合理划分种植区域,全校种植“班级林”400余平方米,栽种“园丁树”30棵。各班级成立护绿小分队,按时浇水除草,养花种草,绿化教室及走廊,制止踩踏、攀折等不良行为发生,培养起全体师生“造绿增绿”的社会情怀。二是开展绿色文明在心中行动,争做护绿爱绿守卫者。以“保护绿色校园,美化育人环境”为主题,扎实开展主题班会、环保优质课、优秀环保教案、环保书画、环保小报、环保作文、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,广泛宣传植绿护绿、爱护环境、善待自然、节约资源等生活方式,培养生态文明意识。共收集环保优质课、优秀环保教案各30节,师生环保书法绘画作品300余幅、环保小报40余份、学生环保作文400余篇,爱绿护绿、共建共享绿色美丽校园成为了师生的思想自觉、行为自觉、生活自觉。三是开展绿色文明在脚下行动,争做兴绿传绿参与者。积极开展绿色文明、环境保护公益活动,争做兴绿传绿的参与者。目前,全校师生深入学校10余个周边小区、5个社区、银鼎山公园、西部新城同心湿地公园,看护花草苗木,清理杂草杂物,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,向广大群众开展以绿色、环保、低碳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,倡导践行绿色生活理念,全面构建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环境教育网络,真正实现“教育一个孩子,影响一个家庭、带动一方群众”的良效。

创建求知乐园,同享七彩阳光

一是把绿色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,培养生态环保理念。利用“世界环境日”“世界地球日”“世界湿地日”“中国水周”“国际臭氧层保护日”“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”等纪念日,加强生态文明教育,让绿色、环保、低碳、节能成为校园文化底色。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,充分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,结合生活实际,把准学科渗透点,让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,初步掌握环境保护、绿化造林、生态平衡等环保知识,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,注重行为实践,增强教育实效。二是把绿色教育与综合实践相融合,提升绿色教育品味。以“德行养正 礼遇未来”为引领,将绿色校园建设与“礼仪”学习、社团活动等紧密结合,利用“乐有礼合唱社团、健有礼体育社团、绘有礼美术社团、写有礼书法社团”等十大社团常态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教育社团活动,拓展绿色教育路径,寓教育于活动之中,不断提升绿色教育品味。三是把绿色教育与立德树人相融合,提高学生综合素养。把绿色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范畴,着眼学生绿色健康成长,以生态教育理念为引导,开展生态文明主题班会32场、小卫士实践活动20次、文明礼仪演讲比赛2场,学生制作环保垃圾袋400余个,丰富学生的认知和体验,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学校绿色生活蔚然成风。(谭莉丽何苏名)

标签:

上一篇:
下一篇: